当前位置: 首页 > 校长在线 > 学校应实现智慧型成长

学校应实现智慧型成长

2021年03月19日 09:24:25 访问量:681 作者:韩飞龙


  教育是“体验”,是智慧的体验;教育是“穿行”,是智慧的穿行;教育是“成长”,是智慧的成长。

  在文化的浸润下,学校理所当然要“生成”智慧,实现师生共同的“智慧成长”,从而让校园充满人文气息和生命活力。

  首先,让教师成为学习型教师。

 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“原动力”,是实现共同智慧成长的关键“接点”。要使我们的教学成为永不枯竭的“智慧挑战”,教师必须舍“匠气”而就“师道”,必须变护送式的“教学者”为终身化的“学习者”。只有这样,教师才能有广阔的教育视界,才会有灵动的教学策略,才可能在与学生一起“奔跑”的过程中,富有创造性地变“课程跑道”为“人生通道”。

 “终身教育是学习化社会的基石。”终身教育的实现,除了社会机制的保障,更取决于个体自觉的进取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终身教育即终身学习。对教师而言,学习的取向是多元的,学习的方式同样是多样的。

  一、多读书、有眼界。社会的浮躁,让学校跟着急功近利,快餐文化与信息超市,在赐予教师极大的便利的同时,不知不觉也让教师迷走于快餐与信息之中。教师的不读书,不深读书,在很大程度上已影响到学生的不好读书,不读好书。有学者这样警示:“中国人是否阅读,将决定世界跟着中国走,还是中国跟着世界走。”作为教学的主导者教师,更应有这种读书之“痛”。须知,阅读的退化,即文明的褪色;教育的肤浅,即成长的脆弱。

  二、多思辨、有境界。教学是反思,是探索,是批判,是建构。教师的工作,既要“躬行”“到位”——实;又要灵动、超脱——活。既要苦练真功夫,又要锤炼高境界。特别是我们的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,务必要站到教育平台的中心,以前瞻的姿态,领先一步,师德、师艺并重,教学、科研并举,理论、实践并行,做到“两手抓,两手都要硬”。只有有了境界,有了理念的引领、理论的支撑,教师才有大气、底气与灵气,才能昂首做教材的建设者,而不是低头当教参的传声筒;才能机敏地把课堂还给学生,而不是呆气加霸道地充当教学的主宰。

  其次,让学生成为研究者。

  如果学习是被动的,那么当学生是痛苦的;如果学习是线性的,那么当学生是简单的。置身于学习化时代,学生的学习不应该只定位于“learn”(认识、学会),而应当上升或深入到“study”(研究、思考)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样告诫我们:“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。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;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。”(《学会生存》)因此,今天的学生,必须是会学习的学生,是善于“学中做、做中学”的学生,是能够通过研究与探索给自己拓展成人、成长、成才渠道的学生。

  1学会探究、自主学习。中国学生的学习基础堪称一流,但中国学生的自主意识与创新能力则远在欧美学生之下。原因之一,就是我们的教学太在乎“规范”,而我们的学习太在乎“标准答案”。不敢越雷池一步的结果是,显性成绩坚挺了,后续发展疲软了。因此,中学“培养”出来的许多高中生,其追求就是不闻不问考大学;而大学“造就”出来的许多优秀毕业生,其作为也仅仅在于奋不顾身与同龄人争岗位,抢“金饭碗”。开拓精神的缺失、创造能力的低弱,也许就源于我们的基础教育只鼓励学生“learn”,而不资助学生“study”。只要看看“微软”大鳄比尔 盖茨、google大王谢尔 布林,我们不难感触:学会自主学习,成为研究型学生,这是认识自我、发现自我、从而实现并超越自我的一条崭新通衢。这样的教学,输送的是蓄势人才;这样的学习,造就的是盖茨、布林。

  2学会坚毅,自我规划。不可设想,一个没有规划的人生会是宏大壮阔的;同样不可设想,一个宏大壮阔的人生规划可以不经磨砺而轻易达成的。因而,我们的学生要学会“与梦同行”:有一个高远的预设目标,有一条切实的挺进路径,跟着自己走,向着成功跨越。只有这样,学习的主体才能感受压力,发现潜力,进而提升实力,展示魅力。国学大师王国维在《人间词话》中有这样一段经典语录:“古今之成大事业、大学问者,必经过三种境界:‘昨夜西风凋碧树。独上高楼,望尽天涯路。’此第一境也。‘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。’此第二境也。‘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。’此第三境也。”理想、努力、成功,这是成才链中不可或缺的三环。在成长历程中,我们的学生必须以自主的方式、坚韧的毅力,“学习生活的知识,学习生存的技能、学习生命的意义”,从而智慧地规划生涯,打造梦想。

  再次,让校园成为诗意、书香、文化校园。

  何谓学校?蔡元培说:“教育者,非为以往,非为现在,专为将来。”

  何谓教育?梅贻琦说:“所谓大学者,非谓有大楼之谓也,有大师之谓也。”

 《礼记》云: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”

  因此,教育的终极指向只能是一个,即人的发展,人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。做人先于做事,成人先于成才,这是学校对社会的负责,是教育对明天的承诺。因此,我们有责任、有义务,创新思维,积极响应县教育科技局“打造书香校园”文件精神,有必要重申,打造“诗意、书香、文化”校园,把校园建设成“精神家园、文化殿堂、成长驿站”。

  摒弃浮躁,远离喧嚣,祛除铜臭,摆脱琐碎,还校园以纯真的宁静与生命的灵动,让每一片绿地书写青春,让每一堵白壁展示胸怀,让每一个教室洋溢诗情,让每一方馆舍荡漾爱意。

  以人本奠基,用文化浸润。让每一位学子怀揣一个梦,创造一个梦;让每一位教师拥抱一个愿景,成就一个愿景。如此,我们的校园才能始终充盈成长气息,才能永远闪耀创造光芒,才能真正成为展现师生生命价值的葱郁绿洲。

  最终,作为一所学校的校长,学校顶层设计管理者须知责于心、担责于身、履责于行,在学校创新管理上做“智慧化”大文章,从而引领学校获得智慧型成长,教育教学质量得以全面提升。

  1在管理体制上创新。2020学年,五台中学与时俱进,在系统的制度建设上做智慧化大文章,建立、健全、完善激励机制,更新评估体系,重新修订、出台了一系列新的评估方案,如《新时代教师教育行为规范》、《新时代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标准》、《新时代班级工作评估条例》、《五台中学行政人员岗位工作质量评比方案》等等,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广大干部、教师的积极性,全校上下形成了你追我赶、争先创优的进取氛围。

  2在管理流程上创新。近几年,五台中学在常规管理设置的基础上,进行了符合校情的管理流程创新。(1)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有关章程、条例、规定的变更,必须经过教代会认可;(2)凡新出台的制度必须通过全体教职工大会的一致认可;(3)凡常规工作布置、传达,推行校务公示制,管理流程创新,从根本上避免了管理者的片面性、极端性,确保了政策的科学性、合理性、广泛性、代表性、可行性,确保了管理者能够通过群众的各个层面、各个方面、各个侧面,多角度地真正了解群众所思、所需,从而融洽了干群关系,提高了管理工作效率。

  3在管理方法上创新。近年来,受市场化冲击,县域学校生源、生源质量迎来了巨大挑战,学校面临着极大的办学危机,为了提高学生素质,最大程度地遏制生源外流,五台中学在学校管理方法上做了努力创新:(1)任人唯贤、公开选聘年轻干部,充实学校中层干部队伍;(2)管理工作重心下移,强化入学前、课程前教育;(3)提升“家长会”为“家长学校委员会”(4)强化舆论宣传,营造良好氛围。

 一所学校要实行智慧型成长,更需要学校行政管理干部、尤其是从教者教育观念的创新,要克服教育观念上的四大误区:(一)克服为教育而教育、教育为升学的误区;(二)克服单一强调天资,所谓天才即人才的误区;(三)克服狭隘的只重知识、不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误区;(四)克服教学中只重结果,不重过程的误区。

 一所学校要实行智慧型成长,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,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集体智慧,要增强“三种意识”,一、增强教师的危机意识;二、增强教师的服务意识;三、增强教师的团队意识。

 一个具有危机意识、服务意识、团队意识的教师,一定是具有超强智慧和发展潜能的教师;一所学校拥有了这样一批极具创新思维、超人智慧的教师,就拥有了可持续、健康发展的前景;一所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学校,就一定能稳稳地站立于教育发展的大潮中!

  我的论坛发言结束,谢谢大家!

 

【论文参考文献】

    《学校教育杂谈》、《学会生存》、《学校管理智慧》、《校长成长》、《教师成长密码》、《管的艺术》、《找到学校的魂》、《新世纪中国教育》、《蔡元培传》、《梅大师记》、《人间词话》、《礼记》

 


 

编辑:王新华
五台中学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
郑重声明: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,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,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。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,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;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,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【通知—删除】义务。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,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,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。忻州市五台中学 特此声明。